2019年2月1日 星期五

過年輕鬆保持體態的6個祕訣

年節將至,大家最在意的就是這個問題了!如果你正在執行體態管理計畫,你的目標將會放在如何保持你在年前減下的脂肪而不復胖,以致於在年後可以開心地繼續減脂。說實在話,華人年節的飲食份量,把目標放在年節減脂可以說是超人類的想法啊~~~以維持為目標比較實際,所以,沒胖就是勝利!繼續看下去吧!

1.    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,當然是避免精緻的糖類,糕餅類、甜食、麵包、糖果、含糖飲料等等,精緻糖類的高升糖指數,將導致血糖震盪幅度大,容易將多餘熱量堆積成脂肪。當然如果要吃,淺嘗即止、與人分享,或是調度整天熱量,都會是不錯的方法。

2.     正餐時不吃米飯。年節餐點通常菜色豐富量又多多,不吃米飯也能多吃其他菜,蛋白質與脂肪造成的血糖震盪通常較碳水化合物為低,能減熱量又能多享受! 我自己就試過完全不吃米飯的過年,五六天下來腸胃舒適體態維持,重點還能吃許多喜歡的菜餚。推薦給大家試試。

3.     若真的想吃飯,不如先以喝湯>吃肉菜>最後再吃飯的順序來飲食,通常飯量也能輕鬆減低不少。如果沒有湯,在每餐前先喝一杯500cc的水再用餐,也是不錯的方式!(但是這個方法不適用在腸胃不好、胃酸過多或過少的人)


4.     看電視、看電影、打麻將時所吃的零食點心,用喝無糖茶包來替換,或是換成少量水果與蘇打餅。堅果類的零食雖然營養豐富,但是熱量高,最多只能吃幾顆喔!

5.     轉換"年節老子()就是要大吃的自我回饋想法,改以度過一個輕鬆快樂的年節為主軸。年節當然是歡慶、放鬆與休息的期間,但是除了暴食外,還有許多方式能帶給自己與家人愉快的經驗,出外踏青、家人一起運動、逛街看電影、預備家人相聚時精心話題、一起去嘗試新事物等等。美好親密的關係,帶給你大腦的快樂感受,將會取代從大量飲食中所得到的滿足。所以今年,為你的家人預備一個精心的過年節目吧!

6.     每天維持2000cc以上飲水,盡量正常睡眠與作息,維持身心愉快穩定,注意餐量等等,都是有效降低總熱量的方法喔!

總之,改變年節體態目標,轉換一下年節活動,給自己年後一個繼續減脂的動力,今年的過年也可以很不一樣!!

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

【學員故事】開車導遊大哥減去25KG

【學員故事】
第一次見到祖昕,他的氣色看起來雖然暗沉,但是豪邁的個性讓我感到非常親切,剛好也長我兩三歲,因此之後我都管他叫“祖哥”。

祖哥開頭就和我道出了他的難處:雖然很想恢復年輕時自豪的體態,但是工作型態讓他餐餐都得在外吃,而且整天坐著開車幾乎沒辦法運動,更沒辦法上健身房訓練,於是不知不覺體重來到92KG,內臟脂肪來到14,在老婆威脅之下,才找到我尋求協助。


我對他的計畫,先從部分飲食調整開始,教會食物選擇與計量,減下部分體重後,再教導徒手訓練動作,讓祖哥即使在外面過夜,也能在洗澡前運動15分鐘。過程當中我們一起經過幾次停滯期,祖哥也會與我電話討論因應對策,持續下來,祖哥目前已經減去25KG的體重,體重體脂大幅下降,氣色極佳,穿上以前的衣服,40歲看起來像30歲!


祖哥現在是三歲孩子的爸,為了孩子努力建立自己的導遊事業,車子就是他的生財工具,需要讓車子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,買個保險也是必須。但是我們聊聊後都同意,自己的身體比車子更寶貴!順帶一提,現在他已學會正確的外食技巧,且養成了習慣,即使享受生活也無須擔心復胖問題了


#減脂傳送門 >> 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kdk4267e

2019年1月26日 星期六

【飲食革命】餐桌上的價值觀與責任感

聆聽胡中醫師演講有感

簡短節錄:
很多人生病,是因為你自認你生病了,但以我所學,那是症狀僅是對於障礙的【反應】,只需要清除障礙而已。並非真正的生病,如果你認為這是生病,那才真正是病了。

停止編造故事,才可能從疾病中解脫。



【心得】
家中的餐桌,不僅呈現的是媽媽對家人的愛,同時,代表著全家對於健康的價值觀,以及對自我身體的責任感。飲食對於全家人而言,是放縱的,還是有計畫的呢?我想都有,但是你的比例如何呢?

恐嚇的醫學,與商業的醫學,真的在幫助我們嗎?從恐懼中釋放出的自癒能力,回歸食藥同源,才能找回對自己身體的自信,找回健康。

聽完,深深地感謝我最親愛的媽媽,大約十年前,我的媽媽開始了他的餐桌革命,她虛心學習健康飲食並勇於實踐,帶給我們好的健康,更帶給我們對於飲食選擇的自覺。這個影響無疑是深遠的。這十年間我也面對過幾次身體比較劇烈的變化,雖然這些變化在西醫的檢查裡可能稱做為"病徵",但我不稱這些變化為"生病",而這些問題,都在請教過中醫師、自然醫學醫師等,透過飲食與改變作息,短時間內就獲得了巨大的改善,使我更加看見身體自癒能力的強大,未來再慢慢分享細節,感謝胡中醫師的精闢見解與分享。


【學員故事】會計女孩找回減脂節奏-6%體脂肪

安妤在一間醫療器材公司擔任會計,是一位從高雄來台北工作的年輕女孩。工作三年期間她幾乎沒有請過假,這樣認真負責的個性,讓他的體重隨著工作資歷也逐漸上升。

當初她只是為了尋找一個適合晚餐的餐點而來到了我的果昔吧,當她知道我們的體態管理計畫後很快地就決定開始了,原來,她在一年後,要擔任好友的伴娘,這是她非瘦不可的理由! (Etcher教練:一年前就開始預備的態度,新娘好友一定很感動吧~~)。

但是過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,前面三個月只減去1公斤!!但是這些癥結點往往也是體態失控的原因。首先就是就寢時間的問題,我們一起大約花了一個半月時間才讓睡眠時間回到12點之前。第二是安妤擁有一個容易節能的身體,這點從她的運動訓練狀態可以看出來,她的耐力很好,不容易覺得累,這樣的體質會導致瘦的很慢,所以我導入了壺鈴循環以及一些爆發力的訓練,才能讓她在一個小時的運動中獲得足夠的肌肉刺激。第三當然是飲食的部分,週末的甜食與聚餐總是少不了,解決方法當然不是永遠不吃,而是要能夠聰明的調節一整週的飲食。三個月過去,安妤的尺寸開始大幅下降,體重體脂也終於開始鬆動,配合著經期的規律,我們逐漸找到了她塑身的節奏!! 一年後,她成功減去8公斤與6%體脂肪,肌肉幾乎全部都保留住了,她成為了好友的美麗伴娘,也為自己覓得交往對象~

總結一下安妤成功塑身的原因:
1.為了目標提前預備
2.願意尋求協助來改變自己
3.與教練約的訓練課程幾乎沒有請過假
4.願意用週間的規律飲食來換取週末的偶爾放鬆
5.願意學習長期維持健康體態所需的營養知識

分享自己學員的故事,不僅是為了紀錄這個過程,也希望讓急躁減重的朋友,給自己身體時間,如果方法對了,執行率也還ok,不如保持平常心與養成良好習慣,瘦下來只是時間上的問題!

我想要開始運動減脂,應該要選擇慢跑還是阻力訓練呢?

已經有太多人在開始減脂時,會遇到這個問題,似乎慢跑是減重第一個會想到的運動,身邊也不乏有因為慢跑而瘦下來的人,但是有沒有更好的燃脂運動策略呢??

在解答之前,我們可以很簡單的以運動強度分類一下:
當運動強度較低,邊運動還可以邊聊天,可以持續的時間較長的運動,簡稱為有氧運動。
當運動強度漸高,運動時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,持續時間最多120秒內的運動,簡稱為無氧運動。

透過上一篇提到肌肉與脂肪的文章,大家應該知道,要養成不易復胖的體質,長期較高的基礎代謝是一個重要的關鍵,而基礎代謝的最重要因素,是肌肉質量。因此,養出肌肉量並持續保持肌肉活躍,會是我們在減脂時運動的重要關鍵(也可以說是保留住肌肉量)。

既然肌肉量對於長期減脂這麼的重要,那肌肉生長的運動因素有哪些呢??透過各類文獻,我們可以得知三個重要因素:

✔第一是【機械張力】Mechanic Tension,簡單的說就是訓練時所對抗的阻力,帶給身體的感覺是【重】,身體為了適應此重量將會越來越強壯。

✔第二是【代謝壓力】Metabolic Stress,當肌肉持續中至高強度連續訓練一段時間時,身體產生能量時會持續產生代謝廢物,這些代謝廢物產生速率大於代謝速率,將會對身體帶來刺激,使肌肉成長,來增加代謝廢物的耐受性。代謝壓力帶給身體的感覺是當下的【痠】。

✔第三是【肌肉微創傷】Muscle Damage,當我們做阻力訓練時,離心收縮將會造成肌肉的微創傷,當我們修復時,如果休息與飲食搭配得當,身體會自動彌補這些肌肉微創傷,再造的過程將會使肌肉更加強壯。肌肉微創傷帶給身體的感受,通常是訓練第二天時感受到的【痠痛感】。

發現了嗎?對於增加肌肉的運動三要素,有氧運動的中低強度都是沒有符合的,你會發現,阻力訓練或是高強度訓練,才會造成這三項增肌運動要素(也是減脂期保留肌肉的要素)。如果喜歡跑步,不如使用【間歇跑】,也就是衝刺與慢跑交錯訓練,來取代傳統的慢跑。當然,也可以和你的教練討論混合式的訓練策略,給與肌肉不同刺激,同時訓練心肺,也會讓你的減脂之路更順利。

聰明的你/妳,選對訓練方式了嗎?

8公斤行動數字!!

這段時間連續接到幾個很類似的個案找我減重,都是24~29歲女性,工作大約1~6年左右的時間,這段期間體重體脂急速的增加。深入訪談之後,我發現,年輕人在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,希望能夠在工作專業與人際關係上盡快進入軌道,常會有很大的壓力,同時需要適應全新的生活型態,這時候往往就犧牲掉以前的運動習慣與飲食節奏,體重大幅上升。有些職場年輕人在工作一年後就發現這個狀況,立刻開始減重行動,但礙於工作節奏,自行減重的成功率非常低。另外一些人,會選擇在工作比較穩定時(工作約3~5年)再開始他的減重計畫,但一方面因為年紀漸長代謝降低,一方面已經越來越習慣以往的生活模式,能夠自行達標的自然在少數。


而我發現,一般29歲以下就業男女,增重3公斤左右時會有明顯自覺,但大約要到增加8公斤時才會有所行動。深入一看,原來增胖8公斤,不只是生理與外觀上的改變,更多是個案心中的聲音: 我怎麼已經變得和我以前不一樣了?? 這個現狀與自認為正常體態的落差感,會讓此族群的朋友開始行動。此時的他們還相信,我還年輕,只要努力一下,就可以恢復以前認識的自己。我個人認為,這是個相當好的減重動機,依然帶著信心執行計畫。但如果胖超過8公斤三年以上,這樣的動機就會大幅下降,他們需要其他動機來激勵自己開始行動。

8公斤,一個開始行動的數字,回想當年,我也是從25歲時胖了8公斤開始減重,與統計符合。圖片附上增胖5公斤時對身體患病風險的資料,希望我們不只為了外觀而減,更為了長期的健康而改變習慣。

各位朋友,你與理想中的自己差距8公斤了嗎?
如果是,你開始行動了嗎?

為什麼我喜歡用壺鈴來當作燃脂訓練的利器呢?

燃脂當然是許多現代人的運動目標,談到燃脂,首先要先了解到我們目標中的燃燒脂肪,是不希望肌肉也同時大幅度被消耗掉的,我們希望保留大部分的肌肉,而讓熱量空缺由脂肪燃燒來提供。

在肌肉保留的運動因素上,需要足夠的【強度】來給肌肉【刺激】,身體才會告訴大腦:這個肌肉必須保留,未來還用的上,用以對抗這樣強度的刺激。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,一般的有氧運動,強度常常不足以帶給肌肉足夠的刺激,所以許多靠有氧運動和吃很少瘦下來的朋友,雖然是瘦了,但是肌肉體本也嚴重流失,未來復胖的機會頗高。這也是為什麼需要【肌力訓練】的原因,重點就在於強度。


✔選擇壺鈴訓練的第一個好處是,壺鈴訓練是燃脂最高的訓練,因為壺鈴訓練幾乎都是全身性的運動,直接刺激全身肌肉;再來是透過課表安排,可以在短時間內把心跳拉高、把強度拉高,配合適合的重量選擇,不只運動當下熱量消耗不少,更能保留肌肉,並激起後燃效應,在運動後持續燃脂。如果學生們有用24小時心律監測錶觀察自己的話,很容易看出壺鈴訓練後心跳也持續偏高的狀況。

✔第二個好處,壺鈴屬於自由重量訓練的一種,同時很注重單邊操作,除了比槓鈴更具功能性外,對於核心訓練很有幫助,例如用上搏的姿勢作深蹲、肩舉、壺鈴農夫走路、壺鈴單邊起身等等作,無不考驗你的核心穩定度。壺鈴訓練大約一個月後,將會明顯感受到核心與軀幹更加穩定有力。

✔再來是壺鈴訓練的彈性,只要透過課表安排和重量選擇,可以同時顧及【爆發力】、【肌力】、【肌耐力】三個層面的肌肉訓練,讓增肌減脂效率更上一層樓,同時因為其把手的設計,延伸出許多的獨特訓練動作,例如盪壺,幾乎是其他器材做不到的獨家動作。

✔第四,壺鈴訓練有非常多的髖關節動作,訓練臀腿以及腿後肌群,也挑戰背部肌群的穩定性,而這些部位,正是一般上班族因為久坐而虛弱無力的肌群,長期下來導致腰痠駝背,姿勢不良。而壺鈴訓練全身後側肌群,也間接調整了平常的姿態。

✔最後,是方便性與變化性,壺鈴訓練所需的設備與面積最小,你只需要一顆重量適合的壺鈴,和一平方公尺的範圍,在家就可以訓練了! 同時課表可以非常多變化,簡單轉換就可以變為增肌利器、或先期疲勞訓練的工具。同時當一個初學著還沒有肌力去完成空槓20公斤的深蹲與硬舉時,多種重量且好提的壺鈴就成為很好的負重工具。

因為這五大特色,讓壺鈴榮登減脂利器,但是特別叮嚀,許多人只是看網路影片就自己嘗試做,很容易因為動作與發力錯誤而受傷,尤其是下背和手肘、手腕等等,所以開始之前,找到合適的壺鈴教練與課程會是比較好的選擇。

當然在我的訓練課程中常常會使用壺鈴,歡迎來訊詢問課程時間